close

前些日朋友聚餐聊及「改名鮭魚」,多數不認同這種行為,我也是。主要是聽說有些人把「生魚飯」的飯棄置只吃魚,這種行為的確是「很沒品」…。

回家在車上看到一些樣貌純樸的學生,讓我感觸甚多!想說會去「改名」的人到底還是少數,因此也改變了些想法。

年輕人活潑好動,「改名鮭魚」或許除了可免費吃,也有「好玩」的心態?再說事後還可以「改回來」可能他們覺得並沒什麼損失或不妥?

沒料到卻引發媒體喧染網民熱議的「鮭魚之亂」而備受負評,歸納原因大致是;貪小、失格、丟臉!

我之所以改變看法是;若「貪小」改名失格,那麼「貪大」的話呢?

假設有建商促銷;改名為「阿呆」,買房可半價優惠。有人會改嗎?

再假設老共說;「改國籍」送樓房,搬過來再加送一千萬人民幣,不知台灣會不會突然少掉很多「愛國」人士?

或許不能以「假設」來類比,但這些年社會的浮誇現象和多起「XX之亂」,對年輕人價值觀的影響,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尤其學校多年來偏重「愛的教育」,雖然本意良好,但有些學生及家長對「管教標準」的認知有所偏頗。以致有些老師為了「免惹麻煩」而不願意「管太嚴」。如此發展下去對將來社會的影響,想起來都覺得可怕

我們亦曾經年輕,多少也做過一些「未考慮後果」的事,我想這次「鮭魚之亂」或許只被當成「趣聞」看待,應該很快的會被其他新聞所覆蓋。

而我在意的是;這些「以鮭為名」的年輕人,他們的心態如何?若是抱著;笑罵由你笑罵,好魚我自吃之。那麼我也只能無奈的學XX人說;鮭魚錯了嗎?有那麼嚴重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華 的頭像
    老華

    老華三段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