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船員生涯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跑船生涯中也曾經遇到「跨年夜」停泊於港埠,雖然沒有倒數計時,但「時辰」一到,所有港內的大小船隻同時鳴笛,陸上煙火此起彼落好不熱鬧,從船上望去可是別有一番風味

提起「放煙火」大多會連想到歡樂喜慶、還有讚賞的驚呼聲,不過當年跑船時,卻遇到一次只有「驚叫」而不是「歡欣鼓舞」的「放煙火」。

那是一艘兩萬多噸的油輪,船名叫“海洋祝賀”(Ocean Greeting),船身非常老舊,機器經常故障,設備和生活條件也比較差,不過航線還算不錯,因為是屬於小型油船,因此常有機會靠到很接近城市的碼頭,對船員來說上岸方便也是一項「福利」,所以有許多資深「前輩」仍願意久留,至於「安全」的問題,反正「多見不怪」日子一久也就習慣了

話說有回替「蜆殼石油公司」運送重油去日本,要停靠該公司在「鶴見」的碼頭(距離橫濱很近,類似中油自家的碼頭),到了港外,照例交由領港指揮(進入任何港口都須由當地的「領港」帶領船隻靠碼頭),我剛好是下班時間,沒事就在船邊「看風景」,只見領港一上船就很「激動」的跟大副比手畫腳,不知說些什麼?等上了船橋後(駕駛台),也是來回「跑來跑去」拿著對講機以日文吆喝,一付很緊張的樣子

再過一會兒,又來了兩艘拖駁(原先已有兩艘是協助靠碼頭的小船),然後就感覺我們機艙的引擎「熄火」了?

原來這次進港時是「順風」,船尾煙囪的黑煙往前吹,濃煙吹往岸上還不打緊,主要是煙裡夾雜著燒紅的碳渣,就像「放煙火」般的往甲板油艙飄落

老船,尤其是柴油機船,就像老車一樣,油汽燃燒不完全時,很容易產生積碳,「正常」航行還好,遇到靠碼頭得需忽快忽慢「換檔」操作時,有如汽車起步踩油門,黑煙碳渣隨著噴出,就變成會「放煙火」的「烏賊船」了。

看來中國人還是比較能夠「淡定」,而日本人並不像傳說中那麼「神勇」,而且更不懂得「幽默」,沒看到我們這艘船名就叫做;海洋「祝賀」?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大洋」沒有跑過船的人,可能不太瞭解這個名詞?

通常我們是說;直接橫渡「太平洋」或「大西洋」的航程。依據貨期、氣象、船速快慢、一般大約是二十多天。

有人會問:在海上漂20多天,不是「悶斃了」?以「正常」的想法確實沒錯,但我們這些「不正常」的,其實並沒有別人想像的那麼無聊

  放洋期間,各級船員的心情會比較輕鬆,因為只要做一些例行性的工作,如機器保養,甲板油漆等,船副將航線定位後改自動導航,不太可能發生觸礁或碰撞的問題,輪機部門依指示訂好船速,只需巡視機器有無正常運轉即可,就如同在一條筆直又「無人」的高速公路上開車

船上有電影、乒乓球,船員大都自備收錄音機,沒事還可以在餐廳公開的「偷」打牌或麻將(船上禁賭),因此時間很容易打發,自然也都「安居樂業」

這期間比較麻煩的就是 突發疾病或機械故障,船員生涯十多年,機器故障的事遇過,還好自己或同事都不曾途中發生重大疾病,否則離岸八天十天的,一旦發生急病,即使有海岸防衛隊救援,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就可能要「算命」了,不過現在科技比較發達,「救援」好像已經不成問題了。

說到「機械故障」想起有次從波斯灣繞行 開普敦要去英國,雖不是「放洋」但航程也很長,輪機作業性質和放洋類似,有天下午船經過 西非外海 我正好輪值,接班時照例先巡視一次機艙,到達最底層時忽然聽到一種異常的斯斯聲,雖然機房十分吵雜,但明顯的與平日機器運轉聲不同,直覺判斷是;管子「漏水」,按聲音來源尋找當發現漏水處,差點昏了,立即飛奔到控制室「求救」,是海水管接頭裂了縫

「水管漏水」有什麼好大驚小怪?還需「求救」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次在新加坡修船,因為是年度大修,停留時間較長,機艙除了發電系統,其餘都停機維護,雖然要當班,實際上卻輕鬆很多

夥伴們下班沒事就往街上跑,大家玩得不亦樂乎,船長年紀較大,或許船跑久了,不像我們那麼有玩勁,就請老婆來新加坡陪伴也算「渡假」。誤會大了 -116

有天早晨,船長夫人在駕駛台散步,忽然看見「電報主任」帶了一位妖豔美女走過甲板 下船離去

這下子還得了,「電報」算是高級船員,連 Officer 的生活都如此糜爛?那一般小 crew 不就更亂七八糟?

船長是怎麼管理的? 再說!如果老娘不在這兒,那麼這死老頭是否也,越想越火大,立即找老公興師問罪誤會大了 -116

夫人:「電報」怎麼可以帶女人上船?

船長:嗯應該不會吧?  (妳不也是女人嗎)

夫人:我親眼看見他帶一個女人…。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s Palmas就在丹娜麗芙的隔鄰島嶼,是個國際大港,島的左側海灘Las Canteras和右側海灘Las Alcaravaneras都是出名的渡假聖地,由於是火山島地型,從碼頭要上市區感覺一路都是斜坡,很多還是石頭路面,商店有不少是「外國人」開的,像是俄國人非洲人當然少不了中國人(大陸)…

 

我們先去Las Canteras海灘,正好有俄羅斯馬戲團在此公演,因為離演出時間還有一個小時,就先到海灘逛逛,或許並非假日遊客不多,但是看那弧度猶如弦月的海灣,就可知曉為何它會成為渡假聖地

 

和朋友坐在沙灘旁的涼椅稍歇,有個法國佬過來和我們哈拉,知道我們是中國人(當時我國尚未開放觀光,經常被誤認為日本人),很興奮的說,他去過上海、北京、廣東,還一直誇讚毛澤東偉大,我告訴他 我們是台灣人,蔣中正比較偉大,沒想到這法國佬臉色一變,像見鬼似的,掉頭就跑

 

看完馬戲團表演,天色已經暗了,回到市區,去一家上海人開的館子吃晚餐,飯後當然是要參觀一下當地的「夜市」了

船員天生就有這份能耐,不管去到任何陌生的地方,都有辦法「聞出」哪裡有粉味,還真的一下子就被我們找到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nerife一個很美的中文名字「丹娜麗芙」,她位於大西洋靠近摩洛哥 西撒哈拉左側 隸屬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島。 

那趟是「順道」(由南非北上去英國)裝貨,除了到Tenerife還要去Las Palmas (80年代國際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雖然不懂西班牙文,但是對於那種發音 從小就有一股莫名的親切感。我想可能是喜愛「拉丁情歌」的影響?因此 船要去那裡,光聽地名 就感到非常愉快,果然沒讓我們失望,當地有大城市的架勢也有舊文化的氣息,濃厚的異國風貌,深深的吸引了我

 

拜現代科技之賜,在網路上找到「丹娜麗芙」Santa Cruz de Tenerife,一解「相思之苦」

 

(以下轉載圖片若有版權問題 請通知 立即刪除)

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62051   by Farsang Péter 2003/06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趟是跑歐洲航線的油輪,合約期滿後打報告準備回台休假,公司可能考量人力調派的關係,要我多做一航次,到了法國才下船。多一趟少一趟 對我來說沒什麼問題,在法國下船須要轉幾班飛機,這個比較麻煩,不過年輕是有個好處「不怕」! 轉就轉吧,大不了上演個法國版的「航站情緣」

 

船到了法國的佛司港(for-sur-mer),因為輪機電腦系統有問題,須要原廠工程師來修復,所以停了兩天,也趁機跑去鄰近的「馬賽」逛逛,風景就不多說了,我們去看了場電影,電影院規模不大,買票進入時影片已在播放,有位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像是工人的樣子,在黑漆嗎烏的下水道裡跳來跳去,口中不時嚷些什麼「法國話」,好像在對外求救?或是和某人對話?可是每當他跳動或是用手去敲牆壁,就會有女子愉悅的「呻吟」聲音

 

這是一家專演「A片」的電影院,片名是女巨人,其他的-就自己去想吧,我要說的是這些法國佬三十年前的想像力就如此豐富,難怪「協和號」是由他們搞出來的飛機

 

要啟航前agent來帶我下船,先到當地的旅館,有點像民宿,老闆娘很親切,看我「孤單」一人,還特地做了些中國菜招待,法國人看起來個兒並不高,見面時會相互擁抱親吻,感覺非常溫馨…,雖然在那只停留三天(飯店住一晚),但那種祥和浪漫的感覺真好…,至今若有人問我;去過的國家最喜歡哪國?我會毫不考慮 說是「法國」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曰:「行船跑馬三分險」,是說行船跑馬在安全性都有其相對的風險,不過現代船隻噸位大,設備新穎,以安全來講,索馬利亞的海盜可能才是最大的威脅

我算是比較「幸運」能夠有機會跑老舊的船;航程短 靠岸時間長,除了「放大洋」(橫渡太平洋及大西洋)之外,繞一圈地球,就像台鐵的慢車 站站停。也是跑船生涯中最懷念最有趣的,可惜那艘的最後命運是回高雄 拆船(解體)…

當了十幾年船員,說沒「遇險」也太不給古人面子,辜負了上述「名言」,所以來提一下曾經碰到「行船跑馬 9.99分險」的遭遇

 

那趟是從香港開往馬尼拉,途中剛好有颱風,一般是會繞道避開,由於貨期關係,經驗豐富的船長 決定順著颱風邊緣行駛,這樣頂多慢個一天即可抵達。

 離開香港第二天下午,逐漸感到風浪的威力,因為已經習慣,所以並不引以為意,只是苦了那幾個剛上船的學生,吐到「面青面綠」,下機艙還得提兩個水桶,一個柴油泡水-擦地板用,另一個是-暈船又聞到柴油味-更加嘔嘔嘔

晚餐廚房已無法烹煮,我們只好喝可樂吃麵包,到了半夜 好夢方甜(如睡搖床) 突然一次劇烈傾斜,有如天崩地裂,同房的(兩人一房)由床上摔下來,我的身體直接貼上牆壁(往我這面傾),衣櫥倒下,桌面東西全部掉落,同時警鈴大作

算是平時訓練有素,爬起來就往機艙跑(警鈴響需先下機艙待命)才剛踏進艙門,就聽見平時轟隆隆的機器 像似嘆了口氣般的 然後Shut Down接著燈也熄了,整個機房陷入一片漆黑,只有鍋爐因瞬間停機,蒸汽壓力驟升安全閥噴開的吱吱刺耳響聲。照講「當機」時 輔助發電機應會自動接替,可能也是被那巨浪打昏頭?還好輪機人員隨身會帶手電筒,大夥立即衝往「電燈車」(發電機)以手搖啟動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十一月,合約期滿,已經有幾次都沒在家過年,算好船期,到印尼下船,離除夕還有十天,剛好可以趕上

雖然船慢了兩天才到港,不過還有八天,OK的啦,和同事一一道別,就隨同移民局官員乘車到雅加達,需先去飯店等候通知,途中和那官員聊得很開心,也許他算是出差,心情看起來很好,直到我辦妥check in他才離開,臨走還俏皮的扮了個鬼臉,看來也不是每個印尼人都排華嘛。

雖說想回家過年,但並不心急,如果公司能慢兩天才走,還可以在雅加達玩玩也不錯,果然天如人願,兩天沒通知,讓我在這「自由活動」,白天到處亂逛,晚上聽說治安差,所以都回飯店吃晚餐,我喜歡「那需割鍊」(印尼式炒飯附一塊蝦餅),所以連吃三個晚上。

隔天上午雖然有意出去,但心想應該差不多要通知了,就先去櫃台打個招呼,順便請櫃台小姐幫我詢問一下公司,什麼時候可以回台灣?

小姐掛完電話,笑嘻嘻的說:先生,你們公司不知道你在這裡

真是晴天霹靂!怎麼會這樣? 那現在怎麼辦

小姐幫我打了幾通電話之後;先去移民局,再到港務局,再去船務代理公司。手續辦好後,等你們香港總公司確認飯店費用,付款後你才能走

一陣暈眩差點當場吐血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達阿公(kota agung)蘇門答臘南方海港,其實只是一艘油船長期停泊在那當Tank,裝卸油的船隻就靠邊併排作業,上岸則有小艇接駁。

碼頭規模 - 除了小艇停靠的木板橋,其他 完全沒有,上去就像普通海邊的小村莊。距離最近的市區(lampund)約要四小時車程。

因為設備不足作業緩慢,幾個同事相約準備去市區玩,忽然二副跑來告訴我們說:外面發生「排華暴動」最好不要外出

年輕人的思維,有時真的是莫名其妙,我們幾個討論之後;「沒看過暴動,去參觀一下也不錯」!

 叫了部車就往市區出發可能路程遙遠,加上道路沒車,司機開得像飛的一般,途中撞倒了一隻雞,都不停下來看

到達市區整條街的商店都是「關門大吉」,街上有軍隊巡守,還好有位同事來過,認識一家中餐廳就去敲門

老闆告訴我們,因為爪哇地區有華人和印尼學生發生車禍,躲進商家逃避,繼而引發暴動並蔓延全國,所以華人的商店都不敢開門營業

整條街,除了賣煙小攤販,所有商店都是華人的囉難怪印尼人這麼火大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年佐世保造船廠曾經面臨危機,所幸 我家老闆 董浩雲先生 訂造了十二艘超級油輪,因而免於倒閉, 董先生也成為佐世保的榮譽市民。

船的命名皆以「維」字開頭,依序是「運動產生力量,交通增進繁榮」。

民國64年奉派 上「維運」輪,跑了一趟歐洲後 因逢歲修,就返回佐世保造船廠,也才有機會去那裡,剛到時因對當地十分陌生,下班後只能去夜店﹝那時的夜店是指遊樂場像是彈珠房之類﹞或是去snack bar消磨時間(最低消費¥500 有小舞池),有一家在市立醫院附近,因此有些護士下班後也會到那兒玩,年輕人嘛,很快的就混熟了,後來去各景點也都由她們當嚮導。

印象較深的是蝴蝶夫人舊居,依山面海,景色相當優美,想像說一個多情女子,每天在山丘上望著長崎港灣,等待船員情郎歸來,還真有幾分感傷

另外是傳統的日式餐館,盤腿坐榻榻米 吃壽喜燒,由老闆娘親自來料理,酒足飯飽後卻沒人起身離開,並非酒醉 而是腳已麻痺 根本起不來,大夥東倒西歪笑成一團,搞得那些日本人莫名其妙。

第三天因吃了草莓過敏,全身起斑點 就到市立醫院去,也藉機找那些認識的護士,其中有一位本來就印象不錯的,她來自日本中部的和歌山是住在醫院宿舍,剛好那天休假 就陪著我看完醫生,因為已接近中午時分,也留我在會客室準備叫外賣進來吃,她問我要吃什麼?我說吃飯吃麵都可以,結果那餐我是吃白飯湯麵

下午沒事,她帶我到附近景點參觀,還去了一家咖啡店,是可以自己帶唱片去放的,裝潢氣氛相當不錯,我很喜歡,後來又去了幾次。

   那天我們用 日語、英文、漢字、甚至比手畫腳從下午一直到晚上,因為都是「出外人」彼此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玩得非常愉快,又約隔天再見也開始一連五天的約會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658月奉派中東上船,這次是Monrovia籍的油輪,固定航線每兩個月來回波斯灣和巴西,換句話說就是每兩個月才有機會上岸一次波斯灣不能上岸預計這趟將會相當無趣,因此帶了些進修的書籍,準備好好的給他努力一下...

波斯灣裝滿油之後 經南非好望角橫越大西洋到達巴西的 Sao sebastiao港,整整一個月時間,還好船上遇到幾位老同事,工作之餘談天,散步,做些運動,感覺日子過得很快,也不會太無聊。

這個港口是位於巴西東部的小鄉鎮,大約和八里的台北港環境相當類似,離最近大都市“聖保羅”約四小時車程,當時可能因設施不足,租用兩艘韓國船,長期停泊當做油庫使用,面海的馬路有一排商店,其中還有家中國餐館,我們上岸時都在那裡用餐,房屋建築相當簡陋老舊,不過看起來還算乾淨,可能是常有熱雷雨沖洗的關係

巴西官方語言為葡萄牙文,由於外來人口甚多,因此歐洲,日本等國的混血兒也多,不過民風和善是最無種族糾紛的國家,人民喜好玩樂,足球運動,音樂舞蹈森巴舞,可說是他們的最愛,每年二月的嘉年華會更是熱鬧非凡。

我們到的港口看來相當樸實,雖然也有酒吧和舞廳但本地人去的很少,可以說是純粹因應船員“需求”而開設,有一種有趣的現象在其他地方不曾發生...。

因這裡地屬偏遠又消費能力有限,來此討生活的女人不多,若同時有幾艘船隻靠港時,歐美船員在酒吧特受歡迎,而日本,台灣和韓國人就會找不到美眉陪酒,等歐美船隻走了,換日本人得意,然後是台灣人再來才輪到韓國人,剛剛有提到巴西人不會種族歧視,但為何有此現象?

原因很簡單,陪歐美船員只須喝點小酒,一兩個鐘頭就可賺進百元美金陪日本船員也是一百美金但要“嘿休”一次台灣船員則是20美金“通嗎利”(過夜)而韓國船因長駐在那兒 所以“賒賬”...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跑船十多年,經常有人問:你去過多少國家?

我會回答:大約 三,四十國 記不太清楚了...

接著就是羨慕的口吻說:喔〜真好!

當然若是以出國「玩」的角度來看,免費旅遊確實很棒,但是對一個船員來說,其實也只是工作之餘的休閒」活動,就像在陸地下班偶爾也會去逛街看電影或聚餐等等,但主要的工作還是上班,只是很多人不清楚船員工作的內容,誤以為船員每天只“坐船”沒其他事‧所以還會問在船上會不會很無聊?

所謂隔行如隔山,這座山看來還相當高呢,在此就概略的介紹一下商船船員的工作和作息情形,或許可供嚮往海上生活的朋友們做參考,不過現代科技的進步船隻裝備新穎,有些職務因而被裁減或合併。

“商船”顧名思義就是商業用途的船隻,主要功能就是運送商品貨物包括固體,液體,成品,原物料等等。因此有專為裝載貨物的特性而打造的各型船隻如油輪,散裝船,貨櫃船,汽車船,液態瓦斯船...。就等同在陸地上的各式各樣貨車,只不過是經由海路運送而已。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聞不如一見,世界建築奇觀之一,也是連結大西洋與太平洋最重要的通道,「巴拿馬運河」就在眼前。我們從紐約沿岸南下到達此地,停泊於河口等待通過,之後將航行太平洋往北走 去美國的長堤港。

入口外觀看來並不怎麼起眼,四周如同一般河畔荒地,也無其他建築物。大約每隔一小時左右,就會有太平洋那端過來的船隻從渠道駛出,不管什麼國籍,從旁經過時我們會相互揮手打招呼,那種感覺就像去遊樂場坐摩天輪,你從座箱下來換我上去擦身而過時,相互會心的微笑,你滿意、我期待

下午終於輪到我們,船靠近閘門時引擎須先熄火,由類似火車頭的牽引車拖進水閘,關閉閘門後開始進水,約20分鐘就達高水位也將船隻升離海面,接著打開船頭前的閘門,進入低水位狀態的第二個水閘,再進水,總共三道,就像爬樓梯似的,一階一階的「爬」上內陸的河道,再次起動引擎慢速行駛。

河道就如一般的內陸河川湖泊,河面寬窄不一,大約在150350公尺寬都有,沿途並無特殊風景,偶爾會看到小舢舨船在捕魚,到達太平洋那端時 也是以三個水閘方式,進入水閘、放水,依序降至湖面及海平面,運河全程大約80公里,通過時間需要10小時左右。過河費用是以船隻噸位計算,確實金額忘了,但每趟三五百萬台幣跑不掉,最大的船隻約七萬噸都可通過。

巴拿馬運河是在1914年開通,縮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間的距離,以往須要經過智利最南端的麥哲倫海峽,如今可節省30多天時間,不過據說建造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尤其是具有極高的經濟與軍事價值,老美一再插手介入,甚至控制了該區域有相當長的時間。

同具盛名的「蘇伊士運河」則無水面落差的問題,因此著重於疏濬工程,我們是從埃及的賽德港進入運河,它是南北走向,由地中海經過運河連接紅海,再從亞丁灣出印度洋,如此就可以聯結歐亞兩地,減少大約一半的航程,而不用繞道南非好望角。運河全長約170公里,河面寬度平均在100公尺左右,不過上面有設置浮標用來引導航路。

兩岸大多為沙漠形態,還有多部挖泥沙的機械在水中日夜運作,中東戰爭時留下的毀損車輛仍然棄置,有點像影片「沙漠之鼠」的景象,據說河道曾被裝置很多水雷,心裡有些毛毛的,不知道他們已經清除乾淨沒

這裡過去被英國佔領,埃及人也是經過長期抗爭才收回國營,利之所在天下皆然,英美兩國各佔一河,強權國家,真的是….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美洲最窮困的國家據說就是尼加拉瓜,貧富差距甚大,政府官員貪污情況非常嚴重,有錢人享受最高級奢華的生活,窮老百姓幾乎淪為乞丐,加上大部份人好逸惡勞,因此國家一直無法強盛進步。不過話說回來,人家高興就好,關我們這些過路客鳥事。然而我國為了維持邦交,派出農耕隊協助尚無可厚非,據說每年還資援大把鈔票,也不知道丟到那兒去了?還不如多為國內做點公益實際些!

我們到的港口也是超級簡陋,沒有碼頭可以停靠,船隻下錨後,貨物用繩網裝卸,由小船過來接駁載運,一次大約是一部貨車的量,就像是在玩那夾娃娃的遊戲。還好這裡的貨不多,正常大約四、五個小時就OK的,現在要兩天時間,反正他們不急,船公司該算的費用也不會少,我們樂得輕鬆,可以上去看看。

沒有交通船,我們是抓著繩網,跟隨貨物一起吊下去。到了街上,馬路是用石頭鋪設,房屋多為一到兩層的舊建築,只有幾間商店,實在也沒什麼好逛,有家冰果室看起來還算乾淨,就進去坐坐。剛才好像也沒看見多少人在街上,怎麼一下子就跑出六七個小孩,伸手要錢,還好老闆出來解圍,不過我們還是買了可樂給那些小孩,其實每個看起來也都眉清目秀,只能說是;生不逢「地」,出世在這裡,聽說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父親是誰呢!

這家店可能有很多船員來過,牆壁上滿是各國文字的簽名,我還看到同公司其他船員留名。老闆相當健談,東拉西扯最後還是談到女人,老闆幫我們叫了一輛車子,載我們去night club其實就是風化區啦。

地點也是相當偏僻,看起來有些像軍隊的營區,門口有警衛,進去是一個大廣場,廣場正中央為開放空間的酒吧,有長型吧檯座位。營區四周沿著圍牆都是吧女的宿舍,客人先到中間酒吧區,吧女也會在那陪酒,如果看對眼了就帶去房間,宿舍就成為「工作室」,營區內還有一間小醫院,做定期檢查。管理得井然有序。

國內不是一天到晚 為了特種行業的事吵吵鬧鬧?不妨請那些官員到中美洲來考察一下。台語說「歹歹馬,麻屋一步踢」(就算再差的,也有一兩點強項)

這種事或許不登大雅之堂,但這問題一直存在也是事實,或許是駝鳥心態,或許真的不知如何管理?參考一下吧,免得台灣成為外國人眼中的情色天堂,路邊的野花隨處採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西哥是我們到達中美洲的第一個國家,印象裡頭,披肩、寬邊帽子、和其他拉丁語系的民族一樣,是很熱情浪漫,音樂舞蹈無時不刻的伴隨在生活之間。來到這兒,還沒上岸,心情就已經莫名其妙的輕鬆起來了

碼頭簡陋,但岸邊的空地很大,一大群人男女老少,在那看我們的船靠岸,這個國家也真隨興,碼頭區內像似公園,「閒人」都可任意進出?

靠好岸,那票人居然就「攜老扶幼」的上船來! 奇怪?沒聽說要開放參觀啊?

  哇靠!原來是黃牛上來買東西的,還真像是台北百貨公司周年慶….

吃的用的只要是搬得動的,什麼東西都買,讓我們這些小船員意外的賺了不少零用錢。當然也要出去「回饋」一下,揪好幾位同事,整裝上岸「觀光」去囉

走到碼頭門口時,看見有位港警懶洋洋的靠在崗哨旁的一輛汽車,而那些買東西的黃牛,很有次序的排隊,然後依序走上前「繳稅」才出關,哇!如此明目張膽,真的是服了他們。看來這裡的人,上船買東西算是「正常」的shopping

出了港區,有幾個白牌車司機就來招攬生意

Holachinosenorita xx xx….(哈囉,中國仔,找小姐「那個」嗎。)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開紐奧良之後,大約又航行了一天,就到達邁阿密對岸的巴哈馬,是加勒比海的一個島國,因海岸地形關係,據說在十七世紀時海盜特別猖獗,有一位代表性人物 稱「黑鬍子」的,其特徵是把鬍鬚結成辮子而且非常兇殘。現今電影演的 加勒比海海盜造型及行徑或許可以想像一下

因為海岸多為淺灘,大船進不去,只能停泊外海卸貨,我們則搭交通船上岸,即便在港區 海水仍然十分清澈漂亮,難怪會成為觀光渡假聖地。

碼頭遠看很簡陋,比較怪異的是掛了很多繩子,從小船看過去就像是掛著一排門簾?等到接近時才發現原來潮水落差很大,船隻根本無法停靠,只能利用潮水湧起時 拉住繩索跳上碼頭,那時候我還年輕沒問題,有個年長的同事可給整慘了,潮水起來的高點沒看準,手還拉著繩子,船隻就下去了,大約有三公尺的差距(一層樓高),等第二波上來,卻又不敢放手跳回船上,就掛在那盪了五六分鐘,要不是臂力好,早就落海了。有這種碼頭,也算是開了眼界。

  生平第一次進入Casino就是在這,裡面各式各樣的賭桌,整排的拉吧 不時傳出錢幣鏗鏘掉落聲,有餐廳,有秀場,設備裝潢看起來都相當高級有氣派。

來到這裡當然要試試手氣囉,眼前就有一桌Black Jack檯子,看完那一局,我和同事就大剌剌的坐上去,並下了注,可是發牌員卻用竿子將我們的籌碼推回?

或許是下注太慢?沒關係,不急。

第二次又推回來? 怎麼了?難道這裡也有種族歧視?,好逮籌碼也是用美金換來的

問那發牌員:嘿,怎麼回事啊? (有點火大了)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船在紐約裝卸貨停留了五天,之後一路南下就像電影般的 在地圖上畫前進路線到達紐奧良。雖然途中經過巴鐵摩 和幾個港口,但停留時間不長,沒什特別印象,除了在查理斯頓,同事在港區附近被搶,事情經過是這樣;我們下午有八個人出去附近商店購物,回來時同行的三副和二管輪停在路邊買冰淇淋,因碼頭就在前面,我們先走沒等他們,結果就被三名黑人持槍攔劫,還好沒傷人。回船後報警,但實在很難描述搶犯的樣子,因為黑人看起來都一個樣,即使在大白天。後來也就不了了之。

美國沿海城市很多是像這樣的,海邊建設新穎摩登 遊艇帆船一缸子,但隔一條街就是老舊落魄的黑人區,說是不能有種族歧視,我想大家也都心裡有數。

 

紐奧良(New Orleans)我較感興趣,因為是美國爵士音樂的發源地,電影常以它為背景,有一首我從前學吉他時很喜歡的歌The house of Rising Sun好像是描述紐奧良一位悲苦孩子的心聲

紐奧良曾經是法國殖民地,後來賣給美國,在法國區(French Quarter)仍然保留有歐洲舊城市的樣子,雙層老建築 二樓陽台雕飾欄杆,電影裡常可見到。

我們來的時間在晚上,整條街都是酒館,門口有人在么喝招攬生意,每家店裡傳來不同的爵士樂聲,空氣中飄浮著酒香,煙味還有老外特殊的體味,走在街上會不由自主的隨著音樂擺動身體,也仿佛進入電影西部片酒吧的畫面。有個老黑樣子像小喇叭手阿姆斯壯,招呼的很熱絡,於是就進去他那家店裡喝些啤酒 感受一下熱鬧的氣氛

 走的時候經過一座西班牙式建築(聖路易士教堂),晚上看起來外觀有點像澳門的大三巴牌坊,有位仁兄在教堂前 神情專注的用手敲打類似 bongo(非洲皮鼓),大概是可以聽到回音在練習吧?

第二天中午再去,就沒晚上熱鬧。我們看見教堂旁的公園,有很多嬉皮打扮的年輕人分別坐在草地上曬太陽聊天,我和同事也在公園樹蔭下找了張椅子坐 抽抽煙。其實嬉皮倒不是想像中那樣邋遢,雖然頭髮披肩,但看起來還算乾淨,有的梳理整齊綁成馬尾倒也滿「秀氣」的。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月份 紐約的天氣很舒適,早晚稍涼,下午卻要到九點才天黑,傍晚時分我們的船徐徐開進這美國第一大城市,站在船頭 目光穿越曼哈頓及布魯克林兩座大橋眺望市區,就像電影的畫面,十分絢麗壯觀,頓時湧起一股無名的激動,內心吶喊著 紐約、紐約、我終於來了

  第二天下班(4-8點的班),紐約的早晨又是另一番景色,天空有些迷濛,高樓頂端冒著縷縷白煙,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特殊的氣味(像麥當勞)?遠方還夾雜著嗡嗡的聲波傳來。早晚的景象差異很大。

      吃完早餐準備上街,卻找不到同伴一起出去,有的要當班,也有些說白天沒什麼好逛的,最後只好單獨去「探險」了。

 人生地不熟,先到地鐵站要了一份路線圖,開始「試乘」,當時紐約的地鐵已經建造的相當不錯,尤其中央車站更為複雜,還是地下二層樓,只是車箱被噴漆亂劃一通 顯得十分怪異又有趣。沒搭過地鐵經驗,祇好按圖索驥,像「地鼠」般轉來換去尋找目標點,確認轉換及搭乘的路線無誤,最後才從中央公園上去,前後花了將近兩小時 才對路線有些概念

      地鐵站出來就是第五街大道,這街名很熟的,在西門町有一家服裝店叫  第五街,哈哈「他鄉遇故知」(牽拖ㄜ),就先來把他逛一下再說

 

 第一次看到玻璃帷幕大樓,蠻新奇的 就邊走邊抬頭看,人差點「豆項ㄏ一ㄚ」(台語 往後摔倒) 跳了好幾下 才平衡過來,好笑的是 有個老美不知原由,也跟著趕緊跳開 東張西望以為上面掉東西或是踩到什麼

     中央公園相當大 有溜冰場、圖書館、還有觀光馬車遊園。隨意繞了一圈之後就離開,去42街,那裡高樓林立,建築相當宏偉,有的蓋得很高,但看起來四平八穩 每棟大樓也都有其特色,有幾棟古色古香,可惜不懂是些什麼機構,不知可否進去參觀。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坐賓士車是35年前 在鹿特丹,那兒很多是用來做為計程車的,也才有機會「享受」一下坐名車的滋味

  我們搭一輛賓士200去市區,雖然車輛的級數不算高,但坐上去還真的會感覺有「高級」起來的樣子!是舒適或是虛榮心?

   司機是個非常活潑的年輕人,沿途有說有笑 也介紹不少當地的名勝景點,不過 我們最感興趣的還是紅燈區,現在台灣滿街都有情趣商店已經不稀奇,但是那個年代有一本Play Boy還要遮遮掩掩的當作寶貝何況還有聞名世界的 櫥窗女郎,沒見過的總是新鮮。

   幾個人充滿期待的由司機帶路前往見識,那地區好像也叫中國城?怎麼全世界叫做中國城的都

   整條街的建築很有古老歐洲風味,所謂櫥窗女郎的「櫥窗」就是在「店面」裝上大片的透明玻璃,可以看見裡面穿著清涼的小姐,其實就像現在台灣的檳榔西施,只是「賣」的東西不同而已

    另有一種「個人MTV」,燈光昏暗,裝潢簡陋,中間是櫃台,櫃台左右及後方隔成十多間電話亭大小的房間,裡面頂多可坐兩人,專放A片,因為店裡有一股「霉味」很嘔心,就沒進去「試片」了。

   接著到情趣商店,雖說是大男生,也是看得臉紅心跳,經老闆強力推薦說是東方人較喜好的物件,就買了一大堆有的沒的,準備回國後好好炫耀一番也可以當作小禮物送朋友。

(果然沒錯,回台灣後 朋友看完的反應都說 不需要用不到,但卻發現被A了好幾樣,事後朋友也都打電話來說是「忘了」放回去!算是送他們的記念品好嗎?哈哈!男人啊。)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續-亞美利加)

 

  船員在美國跳船後,生活境遇往往不是想像的那麼風光順遂,大多是在餐廳以及洗衣場打工,以紐約來說主要還是在唐人街一帶,每天除了工作,也不敢亂跑,如果遇到存心不良的老闆還會在你工作兩三個月之後,故意報移民局來抓人,這樣一來就可以坑掉欠你的工錢。

  我們這次去,找到了上一趟跳船的同事,叫小胖、樣子長得有些像 納豆(電視藝人),當初他就是我所說最「勇」的跳船者,在沒有人接應的情況下,自己帶個手提包就去美國打天下

 見到我們,他那高興的樣子真是不可言喻,小胖是在一家餐廳打工,問他工作情況如何?他很興奮的告訴我們說:很不錯,最近剛剛升為「打雜」!

打雜?打雜是什麼職務我們不懂,也沒有再追問,因為他直囔著說要請我們喝酒,之後再要帶我們去俱樂部走走

  嗯!好像是真的混得不錯的樣子?

跟著他一路到他住的地方,是棟很老舊的大樓,有電梯但不能用,爬到六樓,客廳空盪盪的只放了張餐桌,進入房間倒是相當大,四個角落各擺張小床,他介紹說另兩床是香港留學生,還有一張是他朋友,等一下會買酒上來。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