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船生涯中也曾經遇到「跨年夜」停泊於港埠,雖然沒有倒數計時,但「時辰」一到,所有港內的大小船隻同時鳴笛,陸上煙火此起彼落好不熱鬧,從船上望去可是別有一番風味…。
提起「放煙火」大多會連想到歡樂喜慶、還有讚賞的驚呼聲…,不過當年跑船時,卻遇到一次只有「驚叫」而不是「歡欣鼓舞」的「放煙火」。
那是一艘兩萬多噸的油輪,船名叫“海洋祝賀”(Ocean Greeting),船身非常老舊,機器經常故障,設備和生活條件也比較差,不過航線還算不錯,因為是屬於小型油船,因此常有機會靠到很接近城市的碼頭,對船員來說上岸方便也是一項「福利」,所以有許多資深「前輩」仍願意久留,至於「安全」的問題,反正「多見不怪」日子一久也就習慣了…。
話說有回替「蜆殼石油公司」運送重油去日本,要停靠該公司在「鶴見」的碼頭(距離橫濱很近,類似中油自家的碼頭),到了港外,照例交由領港指揮(進入任何港口都須由當地的「領港」帶領船隻靠碼頭),我剛好是下班時間,沒事就在船邊「看風景」,只見領港一上船就很「激動」的跟大副比手畫腳,不知說些什麼?等上了船橋後(駕駛台),也是來回「跑來跑去」拿著對講機以日文吆喝,一付很緊張的樣子…。
再過一會兒,又來了兩艘拖駁(原先已有兩艘是協助靠碼頭的小船),然後就感覺我們機艙的引擎「熄火」了?
原來這次進港時是「順風」,船尾煙囪的黑煙往前吹,濃煙吹往岸上還不打緊,主要是煙裡夾雜著燒紅的碳渣,就像「放煙火」般的往甲板油艙飄落…
老船,尤其是柴油機船,就像老車一樣,油汽燃燒不完全時,很容易產生積碳,「正常」航行還好,遇到靠碼頭得需忽快忽慢「換檔」操作時,有如汽車起步踩油門,黑煙碳渣隨著噴出,就變成會「放煙火」的「烏賊船」了。
看來中國人還是比較能夠「淡定」,而日本人並不像傳說中那麼「神勇」,而且更不懂得「幽默」,沒看到我們這艘船名就叫做;海洋「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