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順風行記 (2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老同事約好去羅東找「阿泉」,一如既往到了他的「地盤」總是熱情款待…。這回他親自開車當響導,上山下海,庭院咖啡,豐盛海鮮,說還要再去環湖,因時間關係我們只好婉謝…!

遊覽路程;

1.蘇花公路觀景台晀望南方澳

2.「情人灣」海灘漫步

3.「水都」海產餐廳午餐

4.「山茶花」庭園咖啡下午茶

羅東半日遊-799

羅東半日遊-799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讚譽山水美景的成語「湖光山色」來形容「新山‧夢湖」,可說是名符其實一點也不為過。有時湖面會升起一層薄霧,更像少女帶著迷濛眼神,嬌羞依偎在情人的懷中,很有浪漫和溫馨的氣息

我喜歡「夢湖」,每次望著波光潾潾的湖面,常會想起曾經走進生命中的感情,看似近在呎尺,卻又遠在天邊,愛與愁,總要藉由拍攝寧靜時的湖光倒影,來撫平內心雜亂的情緒

「新山‧夢湖」一直在那,然而我已逐漸老去,時間若不能讓記憶消退,歲月會告訴我怎麼去面對,「新山‧夢湖」一直都在,下次來或許不用帶相機了!

 

          「夢湖」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因疫情關係,大夥可能都悶壞了,一聽到邀約「旅遊」,好友們反映熱烈,也立即「組團」成功

這次路程規劃為;日月潭,清境,合歡山及周邊景點。因為都是抱著「出去走走」的心態,因此對於「去哪裡」倒不是那麼在意,原則只要不把這群「老傢伙」累趴即可,行程也就交給朋友熟識的旅行社全權處裡了

由於過程大多是「團體行動」一路講笑聊天,因此相片大多是「隨意拍」,回家後才發現沒幾張適合這趟旅程的介紹,因此這篇只能當作自己的「備忘錄」,萬一以後得了老年癡呆或健忘症,或許還可藉此記起;曾經和誰去過哪裡吧?

 

 

     日月潭遊艇碼頭

DSCN0685.JPG - 南投三日遊 

     遊艇碼頭合照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2號縣道在瑞芳和雙溪交界處有座「不厭亭」,也是這條公路的最高點,平時人車往來不多,據說從「不厭亭」往下看,這段路會顯得有點寂寞,因此被稱為「寂寞公路」。

取名由來或許是借用伍思凱的歌曲?或許是美國的電影名稱?總之是形容這段路看起來很孤單寂寞的樣子。

乍聽此名,心中浮現的景象是;濕冷陰暗的馬路,躺在濛濛細雨中帶點幽怨的傷感!

前幾天一個人開車到此,或許老華資質遲鈍,觀賞許久實在感受不出「寂寞」的氛圍,反倒覺得景色優美,心曠神怡

離開前,我悄悄的問馬路;ㄟ~你真的會感到寂寞嗎?

彷彿聽到回說;怎麼會?在這裡每天看日月星辰美景,聽旅客讚嘆愉悅的笑聲,還有許多國內外愛好攝影的朋友專程來看我,怎麼會說我寂寞

說的也是!記得以前看過「莊子」的故事;莊子說;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呵呵~我們不是公路,怎會知道公路寂寞?

人就是有這個毛病,我年輕時也是,總是喜歡把自己的看法加諸於他人,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漸漸的不再那麼「自以為是」,很多以前看不順眼的事,好像也變得無所謂了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晨大地還在沉睡,背起相機直奔五指山,涼風吹來有點寒意,沒有緊迫在後的車輛感覺相當輕鬆,開在山區蜿蜒的道路上,我誇張的轉動方向盤,像似在跳華爾滋般的左右「滑翔」…。

到達「清心亭」天還未亮,找好定點試拍後,再窩回車上,關掉收音機,點根香菸,感受一下「寂靜」的聲音

 

 

               「五指山」看日出。

_DSC0157-0.jpg - 五指山

                「五指山」看日出。

_DSC0163-0.jpg - 五指山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兒說,她遇過許多不喜歡故宮或古蹟遺址之類的人,都說「那種地方」比較陰,勸她少去!

之後,每次我去到「比較陰」的地方,就會想起那些話

這幾天非常熱,「透中午」沒事跑去大武崙砲台逛一圈(二級古蹟)X的!居然還真會感到有點「凉涼的」…!

 * 大武崙砲台流傳的故事;

1.基隆最兇的鬼域,夜晚有軍隊操練聲或奇怪影像。

2.日軍戰敗後曾在此埋藏許多「黃金、寶藏」。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文程唱「來去台東」介紹自己家鄉美麗的景色,我認為喜愛自己家鄉,尤其是不用「離鄉背井」能在自己家鄉生活是非常幸福快樂的

「基隆」算是我的第二故鄉,雖然有人嫌說城市老舊又多雨,但已經在這裡生活30年的我,感覺還是很不錯,若再仔細想想,基隆有山有海,追日出、座夕陽、吹海風,逛夜市,對基隆人來說真的是很方便,方圓?里之內,遊山玩水、吃喝玩樂應有盡有,最重要的是經濟實惠,一般的消費都還算合理

這幾年政府積極改善各項設施,有些已經明顯的看出成效,例如「火車站」改建,「海洋廣場」經常舉辦活動,以及「東岸廣場」落成,以後遊客來基隆市區就不會只能去「逛夜市」了。

我對基隆未來的發展我的故鄉變得更美充滿樂觀的期待

你若來基隆,請你斟酌看…@@@

 

         新完工的「基隆火車站」南站外觀。

DSCN9923.JPG - 基隆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瑪陵坑」位於基隆七堵山區,是北部較不為人知的「風景區」,每年五月油桐花盛開,在富民橋旁的「親水公園」經過整理後成為基隆「賞桐」的重點區,現在已有不少外地人來此旅遊拍照

 

     往瑪陵「親水公園」途中景色

DSC_0212.JPG - 瑪陵油桐花

     往瑪陵「親水公園」途中景色

DSC_0195.JPG - 瑪陵油桐花

      往瑪陵「親水公園」途中景色

DSC_0233.JPG - 瑪陵油桐花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親戚來台(表妹夫婦),幫他們規劃旅遊行程並兼任「導遊」,能夠在台灣相聚十分高興,對於他們的生活安定,經濟趨於好轉更是感到欣慰

陪親人出遊當然是愉快的事,不過還是有點擔心,畢竟我也老了,開車、走路、萬一「體力不濟」出些狀況,那就麻煩又掃興了

五天行程相當緊湊,幸好天氣、路況都不錯,大家一路平安無事,真要感謝老天保佑。期間去了「明園」祭拜爸媽,今年家族也配合提前「除夕聚餐」親人們一見如故相見甚歡

旅遊結束他們已順利回到杭州,雖然這次相聚有點「夢幻」的感覺,但兩岸,甚至整個世界都能和平共處相互往來,那才是人類最幸福,最美好的事

 

概略紀錄這趟的旅遊行程:

參觀景點:

黃金瀑布,黃金博物館,九份老街。 龜吼漁港,富基漁港,石門,富貴角燈塔,淡水老街,漁人碼頭。萬華龍山寺,剝皮寮。蘭陽博物館,湯圍溝。八里左岸,北投溫泉,梅園。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的同學張先生在雙溪開了一家「民宿」,雖然有對外營業,但在我看來張先生夫婦是把它當成自己的「休閒別墅」用意較濃,因此對來住宿的旅客也多以「朋友來訪」的心情對待。

這回我們是客人又是朋友,張先生夫婦雖然當天清晨才從國外旅遊回來,仍不辭勞累親自接待,更熱誠的準備晚餐美酒「不惜成本」的招呼我們,讓大家真的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馨

 

 

         「山水綠境」主建物一樓為客廳走廊長桌可喝茶聊天。

DSCN9663.JPG - 山水綠境

                      「山水綠境」

DSCN9598.JPG - 山水綠境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泰國足球隊小朋友及教練共13人,於泰北睡美人岩洞旅遊遇難,歷經18天全數救出,雖說「事不關己」但仍然覺得十分欣慰,也替他們的家人感到慶幸,事件算是平安落幕

說起「岩洞」雖然明知是大自然結構形成的地型變化,但總是讓人感到有些神秘,陰森森甚至恐怖的感覺,也因如此才有很多人喜歡「冒險」深入岩洞「探險」

今日「順風行」到了金山,想起水尾漁港附近的「神秘海岸」也有一處相對安全的岩洞,不自覺的就

 

           「水尾漁港」金字招牌!

DSCN9047.JPG - 金山一線天

          漁港旁的樓梯通往「神秘海岸」

DSCN9036.JPG - 金山一線天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語堂故居座落於仰德大道(往陽明山途中),現已開放參觀,由於停車不是很方便,雖然路過多次卻從未進去參觀。這次利用非假日前往,總算順利一睹名人住居風采。

該建築物據說是由林語堂親自設計,西班牙外觀,中國四合院型式,內部裝潢樸實,整體感覺十分高雅舒適,站在屋內好像突然也變得「有文化」起來

林語堂的著作很多,可惜個人看得不多,印象較深的是「京華煙雲」,說來見笑這還是看了電視劇才知這部作品

 

林語堂生平簡介 (源自 維基百科)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路汪洋 一路山 「where mountain meet the sea

如果你愛山,如果你愛海,如果你愛山也愛海,如果剛好體力還可以,如果剛好是個大晴天。那就去趟「南子吝」步道

濱海公路「南雅漁港」停車場對面,海拔196m高,全長990公尺,短程卻又相當陡峭的步道,因其左右兩旁各有九份「陰陽海」及「南雅奇岩」等出名景點,因此常被路過的遊客所忽略

步道中有個觀光局製做的景觀介紹板,上面寫著「一路汪洋 一路山」旁邊英文標示 where mountain meet the sea …。雖然用了那麼有詩意的中英介紹,但或許不會比我只因看過它的照片,就被吸引得「神魂顛倒」那麼浪漫吧

 

 

            山與海 (南雅漁港停車場旁)

DSCN8888.JPG - 南子吝步道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聞大湖草莓盛名,星期天朋友建議去「採草莓」,雖然覺得路有點遠,但想說體驗一下也不錯,乃驅車前往,走高速公路接72號快速道路,沒想到連彎也沒轉幾個就到達大湖了,簡直就像「直達車」!

 

吃完午飯,就在第一個遇到的草莓園開採,之後再去參觀文化館、酒莊,大多是推銷草莓製品,雖然看不出什麼「文化」,不過也見識到商人的用心,真的把「草莓」發揮(利用)到極致

 

說來見笑,「採草莓」在台灣已經流行N年了,可是我卻從沒採過。草莓味道酸甜,顏色紅豔,很討喜。不過我除了果醬之外較少吃,因為怕酸,更怕「種草莓」…。

 

馬上招來白眼;都什麼年紀了還肖想「種草莓」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人實在很有意思,平時出去玩叫做旅遊,過年是「走春」。走春,走春,越走越春。也希望老朋友們身體健康,能常外出走走,春多春少加減春

年初三傍晚,就在入寺時間截止前5分鐘到達「農禪寺」,禮佛完畢參觀寺院,等待日落拍攝「水月池」

坐在池畔面對道場,心裡有股安詳平靜的感覺

回程途中問老婆:是否也有那種感覺? 她說:沒有阿

再問:那妳在想什麼?

她說:什麼都沒想。

呵呵… ㄚ呆就是那樣啊!什麼都沒想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報山」位於濱海公路往「九份」之間,二十多年前因電影「悲情城市」的演出,讓已經沒落的九份山城知名度大增,也帶來了不少國內外遊客,成為北部熱門的觀光景點。

「時報山」可能是受惠於九份盛名,加上步道頂端可眺望山海美景,原本「過門不入」的遊客,逐漸將其列入「水金九」旅遊路線的選項之一

從濱海公路「陰陽海」旁的停車場往「九份」途中有「十三層遺址」,「黃金瀑布」等景點,在「瓜山國小」前方U型路口左轉上去,到「勸濟堂」前再左轉,上面有個大停車場,順著指標走上登山步道,壯麗的山海景觀就呈現在眼前

 

      往九份的「水金公路」延綿婉轉也是夜間拍攝車軌的好景點。

DSCN8321.JPG - 時報山

               「瓜山國小」大門

DSCN5440.JPG - 時報山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記得不久前才去了「上巴陵」看櫻花,那時有路過「角板山」,轉眼卻已經八年了,最近聽說角板山行館的梅花滿開,趁著天晴上山「賞梅」。其實我也不是甚麼高雅人士,談不上「賞」甚麼的,只是藉個話題出去走走,順便感受一下「活著」的氣氛而已

「角板山行館」位於桃園復興,這裡山明水秀景色幽雅,漫步在行館園區更會讓人感到內心平靜,以前 蔣公選擇此地自有其道理。不過全台二十幾處的「蔣公行館」有些是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招待所」,因此建物仍保留濃厚的日本味,如今大多開放分享民眾,這對日本人來說不知算是「功德」還是「報應」?

這趟從桃園「大溪」上山,回程走「三峽」(7乙線),感覺都還不錯,非假日車子少,沿途風景很好,這都是前人走過的路,想想人生其實也就不過如此

 

 

               「角板山行館」入口指標

DSCN8278.JPG - 角板山行館

               「角板山行館」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8214.JPG - 玩木工作坊

               「玩木工作坊」

DSCN8217.JPG - 玩木工作坊

DSCN8219.JPG - 玩木工作坊

DSCN8221.JPG - 玩木工作坊

DSCN8212.JPG - 玩木工作坊

DSCN8189.JPG - 玩木工作坊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觀「臨濟寺」之後,走牌樓出口,想順便到旁邊的花博公園逛逛,牌樓上棲息著很多鳥雀,因為只帶傻瓜相機,逆光較難拍攝,因此耽擱了一些時間。正好有捷運列車通過,不一會又有飛機降落,噪音很大,忽然發覺剛才在寺裡怎都沒聽見?心裡有點納悶,再走回寺內,真玄,雖然只是一牆之隔,卻有被安詳寧靜的氛圍壟罩的那種感覺

站在排樓下,裡邊是「入解脫門」的梯口,外面是熙攘往來趕搭捷運的人群,抬頭仰望牌樓上「回頭是岸」四個大字感觸甚深這世界上的許多人每日汲營忙碌,是否知道自己在追逐什麼?或許自己也是如此,即便已過了大半輩子,說要看得開放得下仍不是件容易的事

慢步走向花博公園的「神農市場」,眼前顯現的是現代、新潮又熱鬧的景象,呎尺之間落差甚巨,真有感受到「兩個世界」之差別,佛門的四大皆空,比照凡世間的七情六慾只希望人們在忙於追求「人生目標」之餘,別落入「蠅愛尋光紙上鑽」的迷失

 

 

               「臨濟寺」往花博公園之間綠意盎然

DSCN7913.JPG - 花博農民市集

               「花博公園」  (前方為圓山捷運站)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圓山捷運站對面的「臨濟護國禪寺」,寺廟南邊 (中山北、民族東、圓山捷運站之間) 以前是一處眷村駐區,有些老兵在此開設餐館和麵食店,還有數間「撞球場」。讀書時常和朋友去那裏玩,也最愛吃老兵做的「油煎餅」(比現在大兩三倍的豬肉餡餅),卻從未進入「臨濟寺」參拜。

後來「淡水線火車」改為捷運,眷村變成「花博公園」,如今那裏的環境已「面貌全非」但檜木建造的「臨濟寺」依舊屹立未損,每次搭捷運經過仍會勾起往事,一直想要再到這附近逛逛。今日路過,不自主的就在「圓山站」下車

「臨濟護國禪寺」過去我們習慣稱做「臨濟寺」,建造於日據時代,現已列入台北市市定古蹟(詳細資料網路有介紹)。今日參觀除了懷舊,也帶著一份對古寺尊敬和景仰的心情

 

 

               「臨濟護國禪寺」大

DSCN7874.JPG - 臨濟護國禪寺

               「臨濟護國禪寺」外牆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