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船員生涯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話說三十多年前,台灣仍屬戒嚴時期,尚未開放觀光,很多人沒去過美國,卻都聽過它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國家,只要有辦法去到美國打工,三五年回來就是「好野人」了,就像現在外勞嚮往來台一樣。

因為美國離台灣實在太遠,不像大陸客偷渡 搭個小漁船就過來了,所以那時候想進入美國的「台灣客」最常利用船員身份,當船到達美國時就滯留不歸,我們稱為「跳船」。

大部份「跳船」都有人接應,有些是親朋好友,有些是黃牛(他們會上船來招攬),最勇的是直接下去再說

   初次到美國的乙級船員,移民局會扣留登陸證(shore pass)以防止跳船。

登陸證 沒有照片是一張類似我國身分證的卡片,出去時警衛會驗證。

   我也是第一次來,按照規定是不能領證,想到好不容易有機會來卻不能上岸,實在心有不甘,順口問說去夏威夷算不算?那官員居然就同意了,(我在飛彈部隊服役時,曾經聽說以前有派人去夏威夷受訓)

 後來有證、無證、大家也都上岸了(無證 借用別人的)

港區出入口檢查方法,也讓我再次領教了美國人的天真。對話如下: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國家,離我們這麼近,隨時隨地可以嗅到它的氣息,但從歷史來看,它幾乎是一直欺負我們,侵略中國,佔領台灣,經濟政治的強勢姿態,讓人難以忍受。

   然而他們工作求好的精神,職場對應以及一般服務的態度,幾聲 精神奕奕的「嗨」或「阿哩嘎多」,以及優質的產品,卻又讓人忽略過去的那些恩怨。

 記得二十多年前曾去參觀他們一家公司,已經晚上九點了,辦公室仍然燈火通明,像正常上班時段,靠近走道的職員當我們經過時,都會站起來鞠躬打招呼。我問說是加班嗎?原來是「正常」加班,幾乎每天都如此

   第二天早上要開會,進公司大門時,管理員穿著整齊,戴白色手套,站在入口處,對每位進公司的人鞠躬說早安。

會議過程中,發現他們對於台灣相關的業務條款以及法律規定背得比我們還熟。晚餐因為預知會喝酒,所有參加的人員由公司另外派車接送

  二十幾年後,我國已經進步很多,但「日本製」仍然意味著優質與信用,即使我國很多產品已不輸他們,但「精神」仍然是跟不上,從政治人物的榮譽感,從處理事件的態度,生活環境的公德心,我們這些「高級」的台灣人,實在還有很多需要努力,才能真正擠身列為先進國家。

 我不是崇日者,也非「長他人之氣」,事實上我還相當「抗日」,更懊惱台灣被日本統治五十年後,有人到現在還不時懷念「日本時代」有多好

    多年前和朋友在漢口街一家飯店的餐廳聊天,我們坐在吧台,旁邊有兩位看似上班族的日本人,吧台內的女服務生興致勃勃的和他們聊了約莫半小時以上,完全無視於旁邊還有客人,再看到另一桌有兩位年紀較大的日本人帶著酒女,旁若無人的打情罵俏。唉!台灣怎麼了?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大家對英國人的印象為何?彬彬有禮、紳士風度、文明古國、還是

當然,每個人對一個陌生國度,會以自己所遇見到的實際狀況,加上本身的經歷視野來做比較和評價。 例如;日本的店員比香港親切、泰國的消費「俗擱大碗」、巴西浪漫熱情....等等。

  我個人對英國的印象可就不怎麼樣了。因為停留的時間很短,因此評論並不客觀,只能以「眼見為憑」來談談。

 那趟是去Liverpool (利物浦)。 上街第一件事先要換錢,一般而言,港口附近的商家,因生意考量,大多會收受美金或兌換各國貨幣。

   我們進入一家類似雜貨店,表明來意。老闆穿得很整齊,倒像是個上班族的模樣。而臉上卻毫無表情,冷冷的回答:請到銀行換

或許沒向他買東西吧?自已找個台階下,到別家看看。

  不遠有家鞋店,我們三副剛好要買鞋,就進去問看是否收美金,鞋店的中間是椅子,兩旁陳列商品,和台灣鞋店格局差不多,有個女店員正在招呼一位客人,另外椅子上坐著兩名青少年。

 看到我們進去,忽然都靜下來,氣氛很僵。 三副趕緊問說;收不收美金?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往「中東地區」在國人的印象是神秘又陌生,我因上下船的關係,有機會「路過」一是沙烏地阿拉伯,另一個是巴林。

  有一次從沙烏地下船,當地的代理人開了部雪佛蘭來接,碼頭就在油廠內,道路筆直,兩旁是空曠的沙地,無數的圓型大油槽就分佈其間。

        車子從碼頭以時速160公里飛奔了約莫40分鐘,才到了油廠的門口,其實也只是在道路旁 蓋了一座小檢查哨。我用車速估算一下,從碼頭到出口,等於從台北到新竹,那麼「大」。

      油廠內是禁菸,所以一出「大門」,代理人就掏出香菸請我們抽,「禮尚往來」我們也趕緊送他兩包。

     煙剛點著,就到了一座加油站,說要加油,我們立刻把煙熄了。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跑船十多年,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油輪,平均每兩個月會去一趟裝油。主要的幾個國家是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

        有一次是去伊朗,以往船到之後,他們會在船上張貼國王的照片,其實有很多國家都是如此到處貼﹝過去我們不也如此﹞。這樣也好,免得不認識,在路上碰到時,把他當成印度阿三,就歹勢了。哈!別擔心,碰不到的。那時的國王是巴勒維曾到過台灣訪問所以對他很「熟」,會和他的相片say哈囉!

 

      那趟去的時候氣氛很怪,平時的標準作業都不見了,船沒靠碼頭只下錨在海中,四周多了些平時從沒出現過的軍艦。我們機艙一直保持stand by,不久船長下令全船警戒,注意有無船隻靠近,因為伊朗發生政變,反對黨要推翻巴勒維,防他由海路逃亡,真要割喉割到斷。

 

那天下午兩點多,正在船邊釣魚,忽然通知要移船,說是要避開「沙塵暴」,如果你不曾到過沙漠,總也看過電影中沙漠起風暴的景象吧?雖然可怕,但是我心想;人在船上 頂多在船艙不出去就好,有必要到移船那麼嚴重嗎?看看外頭,艷陽高照,晴空萬里。唉!只得再下機艙開工。

 

機器正常運轉後,藉口看煙囪上來透透氣(看煙囪排煙的顏色判斷鍋爐燃燒的狀況)。雖然天色仍然很亮,但已有起風的樣子,遠方還有一團濛濛霧氣,就像要下「西北雨」之前的景象,不過是熱風。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波斯灣就像一個胃的樣子(左右方對調)。四周由一些阿拉伯國家圍繞著,裡面稱阿曼灣,出口到阿拉伯海,海口北邊為伊朗南方是阿曼。產油國大多從這裡將原油運出,我去的時候一桶為17元美元(民國64年),現在大約50元,當時的裝油碼頭大多是海上碼頭,像伊朗的Khark Island碼頭一次可停靠八艘20萬噸的超級油輪,大約兩天裝滿。

折算一下;20萬噸×7.3〈一噸=7.3桶〉=146萬桶

146萬桶×50美元=7300萬美元

7300萬美元×8艘油輪=584百萬美元

584百萬美元×33(台幣匯率)=1927200萬台幣

=兩天收入 

 

     老天是公平的!在那鳥不生蛋的沙漠地方,阿拉真神保佑了他們。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象裡印度是一個古老貧窮的國家,那次我們是搭飛機要去波斯灣上船,途中需要在孟買轉機,抵達孟買機場大約是下午一點左右,隨即搭上往巴林的飛機,和同事們上機剛坐定,上來了一位年輕人,踏入機艙就對空姐大呼小叫,看來有點喝茫了的樣子,鬧了好一陣子終於由兩位警察強制帶下飛機。

關好艙門,動作恢復正常,等待起飛。心想可惜不能入境看看印度的風光,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不見動靜,艙內旅客逐漸浮躁起來 有人問空姐:是否還在等剛剛那個醉客?

我們幾個同事也開始揣測,嗯!可能是達官顯要的小孩?正在議論紛紛時,機艙門又打開了,咦?不是要飛了嗎?接著上來幾位軍警,全副武裝,很謹慎的樣子。

機上同時廣播 要所有乘客下機!幾位洋人開始大聲抱怨,空姐也趕忙過來安撫說:飛機有點問題,請大家到候機室稍待,聽到飛機「有問題」,大家也就沒話說。只是我心裡在想;等一下是不是還搭這班「問題飛機」?阿彌陀佛!

到了候機室,這才有空仔細瞧瞧印度首都機場的樣貌,當然,那是三十幾年前的事,不能以現在的標準來看,若以那時松山機場來比較,可用「大火車站」來形容孟買機場了。客人的行李 就堆放在一個木製圍欄裡面,伸出手就可提走!

等了半天,同船的二副去詢問情況如何?回來的答案讓每個人都傻眼了!飛機上被人放炸彈,目前正在把所有行李卸下,等一會 要請每位乘客去指認。

七人一組、很快就叫到我,乘車到達停機坪時、嚇!可壯觀了,飛機旁行李一字排開,約有百來公尺長,接著每人由兩位武警「陪同」我看是押著去指認。經確認後的行李,就把它提出行列往後放,等到全機乘客核對完畢,已經下午六點多,航空公司的人員來宣佈;很抱歉今天不能飛了,所以要送我們去飯店過夜,每人還補償美金好像20元。

到了飯店 它蓋在海灘旁,走到一樓露天咖啡座旁往下看,距離沙灘大約有二樓高,沙灘上人很多、很熱鬧、就和同事趁天還亮著,先下去逛逛。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語有句話「咖雄馬來阿」,比「馬來阿」更兇的意思。

舉例:有人動作很魯莽,譬如我從弟弟手中把東西「搶」過來。外婆會罵我說:你這個囝仔(小孩)實在「咖雄馬來阿」,有責怪和揶揄的意味。(解釋不對請指教) 馬來西亞不等同馬來阿,但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為何會用這句話來形容?

 

     船離開新加坡後,進入麻 六甲 海峽往北走,要到馬來西亞的檳城。當時海盜橫行,他們會開快艇靠到船邊,然後拋繩索爬上船搶劫。一般在海峽航行因安全考量,船速都會放慢,而海峽內常有許多小漁船在作業,搞不清楚有無海盜藏匿其中?大家都較緊張,船長也會加派水手戒備。我們則藏支鐵棒或木棍做預防(其實是心理安慰而已,海盜是帶槍的)

 

     記得是天剛亮時,船上汽笛猛响(平時很少拉)。心想不會真的遇上了?趕緊跑出船艙,只見已有一些水手在船頭比手畫腳,大副在船橋上拿著望遠鏡觀望。

原來在左前方海面上,有三人在揮手求救,他們乘坐用汽油桶綁成的「船」,其中有兩人還穿著橘紅色救生衣。

     大副高聲的向船頭水手們叫道:小心啊,他們有帶槍。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幾年前,台灣船員特別喜歡在新加坡購物,因為語言通,物價相對便宜。可以買到免稅的洋貨,也可以買到大陸貨,尤其是雲南白藥等幾乎是必購項目,另外還有一些xx神油之類的。

 

     既然到了,就和幾位同事去「世代相傳」的採購地點「豆腐店」。你一定沒聽說這地方吧?其實那是在珍珠巴剎(市場)二樓的一家雜貨店,店面不大就像以前中華商場,看起來也沒什特別,賣的就是日常用品,成藥,乾貨等等,是一個福建人開的。生意超好!到達時客人很多,我們就先下樓去吃東西。

 

   樓下分兩區塊,靠大馬路是新式的百貨公司,左方中庭裡頭就有很多吃的店(攤位),印象較深的菜是「血蛤」那時在台灣沒吃過。又去逛一下百貨公司,幫家人和朋友買些禮品。

 

    再上樓時店裡客人較少。原來因為生意好,老板請了兩位漂亮美眉,態度非常親切,嘴吧又甜,說話時吃吃豆腐也都ok,「害」得船員趨之若鶩…。

不過該店的服務確實很囋,買多了老闆還會幫你送來船邊。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午船從湄南河口往內河開,我們要停靠叫孔堤(譯音)的碼頭,沿途陸續有一些小船靠了過來,幾個人身手矯健的跳上舷梯(快靠岸時會先放下接領港員),是一些海蟑螂(黃牛)要上來買東西。很快的兩瓶威士忌,就以雙倍價錢賣出,真爽。

     靠好碼頭海關人員上來,加上更多黃牛,整個住艙走廊熱鬧的很,就像夜市。海關依序盤查到我,問我酒放那裡? 頓時傻眼,嗯嗯…“一瓶打破,一瓶喝完了”…。我支吾的回答。(唉沒告訴我這菜鳥,要等檢查後才處理)

海關當然不信,要我把口袋東西拿出來,400元泰幣就沒收了。。

還沒完,好笑的在後面……。

海關人員繼續去查別人房間,我對著旁邊懂中文的黃牛發牢騷,「xxx真衰,現在一毛錢都沒了」。那黃牛聽了就跑去跟那個官員嘰嘰咕咕的說了半天。咦?去告狀?不會又有事吧?只見那官員面容嚴肅的走回來,說一些聽不懂的…。

黃牛趕忙翻譯:把錢還給我一半,就不開罰單好不好?

那還用說,我拿回200元。還「便宜」的賣了兩件原先要當工作服的T侐給「好心」的黃牛。皆大歡喜。

 第二天早上NO.1(乙級船員機艙最高階)要我們幫忙搬東西,他是老船員香港人,從香港帶了很多東西,青島啤酒,萬金油等等…。我從艙底扛了一箱啤酒剛踏出機艙門時,只見約莫十來個穿制服的人排列在通道…心想完了完了,又被逮個正著。不過看看他們好像沒什動作?我繼續往外走,到了船邊交給來接貨的,掉頭由另一門衝下機房,報告說上頭有一堆警察,只見NO.1笑笑的說,「磨洗磨洗啦 頂火來達」 ??????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船員那年我25歲,第一次上船在基隆,傍晚下著細雨,天色逐漸昏暗,市區燈火一閃一閃的,彷彿像在跟我道別,眼眶回應著只是多了些霧水。我不是軟弱,只是情景還真像電影那般,就將離去,浪跡天涯。瞬間感覺被孤單壟罩著,船也慢慢啟航一切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上的是艘二次大戰留下的勝利輪改裝成貨輪,我的職務是「生火」(負責鍋爐)僅高於「下手」(機艙打雜),新的事物暫時忘了其他。

 

當時還沒開放觀光,能出國除了受聘工作或留學讀書,大概只有跑船。對外的資訊少的可憐,偶爾能在中山北路看到幾個洋人,倒是西洋歌曲頗為流行,年輕人以彈吉他,組合唱團為最時髦的表徵,國內的有雷蒙合唱團,國外就屬披頭四。有聽說過嬉皮其他的就等著去親眼目睹了

 

船先開香港裝貨接著去泰國,老船員說可以在船上買免稅酒,到了泰國賣給黃牛當零用錢,但是報關只能兩瓶。他們帶的東西可多了;雨傘,襯衫,口紅,都是一些廉價的貨色更離譜的還有在美國二手商店買的皮衣,皮裘。我納悶的問,泰國不是很熱嗎?他們開心的笑說:到時你就知道好用了。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