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揀」就是台語的龍眼,常聽到;「揀呀揀,揀到一個賣零揀」這句話是形容挑三選四之後,結果還是挑不到好的甚至更差!通常是勸女孩(或男孩)挑選對象時別「太挑剔」,或揶揄自己沒選到好的另一半。
「挑對象」乃人之常情,最後挑到差的也只好認了,怕的是「不會挑」還假內行,或是「饑不擇食」連挑都不挑…。
我想不出「龍眼」有什麼不好?為何會用它做比喻?甚至連抽獎時還要說;好運的得時鐘、歹運的得龍眼(或火柴)。還好這是古代「發明」流傳下來的俚語,如果是現在可能就有「侮辱水果」的問題,不喜歡「賣龍眼的」更有「職業歧視」的麻煩。
話說回來,我老華也是個「賣龍眼」的 lever,不過當年「找對象」時,仍然會七挑八選想要找個比較「滿意」的…,問題是古人雖然有說盡量「門當戶對」會比較合適,然而「果海茫茫」卻沒告知「龍眼」應該配什麼?還好老華天資聰敏,因此將範圍縮小,專找「荔枝」和「紅毛丹」看起來「品種」相近的目標,可惜荔枝太貴氣,紅毛丹又太花俏,最後~揀呀揀,還是揀了一個「賣龍眼」的。
時光飛逝轉眼三十多年過去,之前「貌不出眾」的龍眼,如今外貌依舊絲毫不受歲月的影響,只是原本鮮嫩的果肉卻變成了「龍眼乾」…。
俗話說「有得必有失」有失也會有得,若是當初選到嬌貴俏麗的美果,肯定經不起歲月摧殘,到了這個年紀早已雞皮鶴髮「花容失色」怎比得上龍眼「耐看」。不信可上網查看一些當年美女,經過30年後的模樣…。
最近和朋友聚會聊天,只要談及另一半,不論「男女老少」個個都是怨聲載道,都說是「揀了一個賣龍眼」的…。
其實就算挑到「賣龍眼」的,也沒像古人比喻的那麼差,不也都相處幾十年了?何況當初還是自己「揀」的,再說真不滿意的話,等「龍眼」變成「龍眼乾」之後,少掉「容易上火」的缺點,或許更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用,冷飲熱食、燉補養身、甚至還能烘焙蛋糕出國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