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把他分為兩種,一種是「好人」,一種是「病人」,至於如何分辨,那就要看「時間」「對象」「立場」還有「心境」來評估。
舉例來講;以同樣經濟條件,你樂捐或救濟別人1000元時…。
熱戀情侶,你的愛人;會含情脈脈的說,你真是「好人」這麼苦還救別人。
多年怨偶,你的冤家;可能會說,你「有病」啊,自己都吃不飽了還…。
再舉例;一票好友,平時一起吃喝玩樂,相處甚為融洽,都是好人。哪天不小心談到政治,剛好有立場不同時…。
有人會說:你「頭殼壞了」!那種人你還支持他?你立刻由好人變為病人!
所謂「那種人」在平時有可能是勤政愛民或熱心鄉里為民服務的好人,但是到了選舉時,就可能成為精神錯亂,是非不分的病人。
那麼、台灣這麼多人怎麼分辨?簡單!可分為「平時」與「戰時」(選舉時)
平時人說:台灣不錯啦,風景美麗,言論自由,百姓和善。
戰時人說:執政者無能,環保不力,政治迫害,百姓憤怒。
平時:勤奮努力,士農工商,互動良好。=「好人」
戰時:壁壘分明,男女老幼,劍拔弩張。=「病人」
角色變換的速度,會隨著本身的職務各不相同,有人一天的變化之快如下;
「好人」、「病人」、「好人」、「病人」、「好人」…。
「好人」=早上上班前親切的關心家人。
「病人」=立×院開會,有鏡頭轉播立即起乩。
「好人」=下午為民服務。
「病人」=晚上應酬「喬」事情。
「好人」=回到家關切家人。
*千萬不要對號入座,我只是胡思亂想的「病人」!
日本人最愛問,山有多高?地有多大?人有多少?
以後碰見日本觀光客,回答之前,先問清楚是要「平時」或「戰時」。
如果是平時,那麼按教科書的回答既可,如果是要「戰時」的,那就稍為麻煩:
地有多大?
藍的回答;3.6萬平方公里,加大陸960萬,外加蒙古,還有成吉思汗西征時…,另外秦始皇…。
綠的回答;我們比較實在啦!真正說是嘉南地區,後來跨越濁水溪,再攻佔台北縣市。另外釣魚台也算,釣魚台面積?…可能你們比較清楚…。
人口多少?
藍的回答;2300萬,咱每天都在替「我們」的同胞,拼經濟。
綠的回答;2300萬,哇每天都在替「我們」的同胞,拼民主。
中間選民;2300萬同胞,我們只剩下「生活」可以拼了。
所以你要回答: 人口 總共 6900萬 才對…。
我無聊?「頭殼壞去」? 哈哈,你肯定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