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去「上海人」流行「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這句話據說是出自揚州)

現代人或許不瞭解是什麼意思?

「皮包水」是指「皮薄多汁」的小籠湯包,「水包皮」則是在澡堂泡澡。

上午吃小籠包,下午泡澡,是說上海人很懂享受,就像時下流行的泡湯美食。

小籠湯包的美味現在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品嚐,但「上海澡堂」就絕跡了。

 小時候父親常會帶我去泡澡,那是台灣最早的上海澡堂叫做「安樂池」位於台北的中華路靠近北門這端,當年澡堂設備不像現在的三溫暖那麼齊全,沒有更衣室,進門後服務員就直接帶去座位,(整排相連的長條躺椅)每個躺椅之間有一個小茶几相隔,身上的衣服脫下後,服務員會用很長的「竹勾叉」將衣服高掛在座位的上方,然後就可以進去洗澡

澡堂內只有一個大池,尾端另隔約兩尺寬與池子平行的池溝(高溫),是泡腳用的,常有人燙泡到「吱牙裂嘴」一付很爽的樣子

因為只有一個大池,所有客人(限男性)全部赤裸共浴,澡堂內還有上海請來的師傅,為客人洗澡擦背,當時因為年幼所以沒擦過,直到長大之後去三溫暖才享受到個中滋味,確實不同於一般自己搓洗。

泡完澡回到躺椅,也有上海師傅替客人按摩、捏腳、修腳等服務,按摩時隔著毛巾拍打,發出很有節奏的聲響,像似打擊樂器演奏,非常有趣。

除了休息喝茶,還有販賣點心,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蟹殼黃(小燒餅),幼時會跟老爸去泡澡,還不如說是為了吃蟹殼黃才去的。

當時「安樂池」算是很多外省人的一種特殊享受,後來因為火災,將其燒成灰燼,安樂池就此在歷史中消失,台灣也沒再看過類似的澡堂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華 的頭像
    老華

    老華三段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