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順風行記 (2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位打魚的親戚在「外木山」有艘漁船,由於近海的漁獲量有限,因此現在只當做「副業」。雖說是漁獲少,但每趟出海的收穫,無論自用或分送給親朋好友仍然綽綽有餘。因此在「漁港販售區」設了一個熱炒攤位,只在週休假日營業,供應真正的現撈海產

星期天,朋友原本邀約去宜蘭濱海方面「順風行」,後來考量可能塞車的緣故,改到外木山親戚的熱炒店吃午餐,正巧遇上當地王爺廟(協安宮)有慶典儀式,也順便參觀熱鬧的台灣民俗宗教活動

 

「五府千歲」與「三府王爺」是台灣民間盛行的道教信仰之神祇。「千歲」即王爺神的統稱。五府千歲意為「五位王爺神」,臺灣的五府千歲中,有許多種姓氏類別的組合,例如:「」、「」等。「三府王爺」則為蕭、潘、郭三府,又稱三府千歲。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退休後,同事們各奔東西,聚會地點大多選在市區交通方便的飯館晚餐。這次有人提議先去「北海岸」喝咖啡,之後再到「富基漁港」吃海鮮,立刻獲得大家一致贊同

聚會當天下午在台北老公司前集合出發,我住基隆就直接去北海岸會合,呵呵~感覺很好,很有上班時「員工旅遊」的味道

 

北海岸中角區段的「夢幻海」咖啡館DSCN4373.jpg - 富基漁港

「夢幻海」咖啡館觀海涼亭DSCN4375.jpg - 富基漁港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朋友小孩的小孩回台灣渡假,說要去花蓮泛舟!朋友為了不讓他的寶貝「金孫」失望,立即包下友人經營的民宿,同時「招兵買馬」也想把我這個老骨頭給「拖下水」。經我一番「開釋」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之後,同意老身我,只負責從民宿開車送他們到瑞穗秀姑巒溪泛舟起點,四小時後再到「大港口」接他們上岸。

次日清晨6點,眼見昨天這些參與泛舟的「好漢」個個累得起不了床,乃獨自到民宿附近的「楓林步道」繞了一圈。回家後上網查看有關步道的介紹,在「花蓮觀光資訊網」看到下面這段描述;

福興村大山的「楓林步道」,是由花蓮縣吉安鄉公所多年用心開發出來的休閒景點,全長約為3.4公里,沿途種植了各種花卉,春天一到,杜鵑、梅花、桃花相繼盛開,繽紛美麗,平時花丁子、馬櫻丹等植物相互爭豔,到了秋季,漫步在楓葉林中有如置身於詩畫之中,將令人難以忘懷,站在步道上,可遠眺如棋盤式阡陌縱橫的吉安鄉風景,更可俯瞰整個花蓮平原及海岸山脈北側,視野相當遼闊,沿著蜿蜒的道路緩緩前進,不但可以欣賞到明媚風光,更可以享受森林浴、吸收芬多精,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到了夜晚不但可以仰望群星,更可以俯瞰萬家燈火,美得令人迷醉。

最後那句「俯瞰萬家燈火,美得令人迷醉」,心想「觀光資訊網」不知有沒有「碰風」,順手再看其他網站圖片,果然夜景真的是「美得令人迷醉」。可惜這趟去花蓮之前沒先做好功課,錯過欣賞夜景的機會。另外那天四個鐘頭待命時間,除了去富里農會吃便當,還路過「六十石山」,由於時間關係沒上山觀賞,據資料敘述;八月中為「金針花」盛開的季節,呵呵~「金針花海」等我喔!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福公路」從「暖暖」經「十分寮」、「雙溪」、「貢寮」到「福隆」,一條因環評問題不被基隆人(暖暖)歡迎的道路,從規劃到完工,期間停停蓋蓋將近20多年,如今終於通車。其定位也從原本為紓解通往宜蘭的替代道路變為「觀光道路」。

前幾天聽隔壁詹先生說:「雙溪」有一大片荷花田,就在基福公路旁,雖然已經拍攝過很多次荷花,不過仍然會好奇的想去咪魯咪魯

 

「基福公路」雙溪/平溪路段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芝鄉「錫板里」,據說在清朝年間有平埔族人在此生活,男人外出打獵,女人則留守部落,因此有「番婆林」這個稱號。不過現在經營農場的鄭家兄弟並非原住民,而是因為這地名「好記」特出,因而取用

「番婆林農場」位於三芝櫻花大道「北七」(大湖路)山坳下,呵呵~北七?白癡?

沿北海岸走很好找,昨天前往參觀,因為非假日遊客稀少,看不到網路報導的各項活動,感覺較為冷清

 

  北七號公路,石碑左方下番婆林農場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快,又到了荷花盛開的季節,每年夏天故宮博物院旁邊的「至德園」總會吸引許多遊客及攝影愛好者前去觀賞拍攝。呵呵~  老華閒來沒事也去湊湊熱鬧

 

至德園入口,(這輛機車凸顯了台灣的「人性」)

內側乾淨很多(難怪要用石墩檔住入口)

 「至德園」

 「至德園」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八里」的交通,現在有快速道路十分方便,不過要欣賞河濱美景,仍需老老實實的走舊路(目前也整修得不錯)。這條路每年我都要走好幾趟,因為老爸老媽的「別墅」就在五股和八里之間的明園大佛寺,要去祭拜只有這條路最方便。

沿途河畔風景雖然很美,卻從未下車觀賞。前些日聽說八里的柚子花盛開,就去繞了一趟,可惜因資訊準備不足而沒看到柚子花。不過卻發現「龍米路」旁整建後的幾處河濱公園確實很美

 

           

                  龍米河濱公園基石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這塊土地說大不大,可是真要「走透透」還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想除非是「專職」的旅行家,否則即便是「走馬看花」也得花上好些時間。台灣的氣候適中,地形變化多元,倘若有心再做些人文的探討,肯定會;讀台灣千遍也不厭倦

話說新店南勢溪與內洞溪匯流處的信賢村,這裡有著名的「羅好水壩」以及「信賢瀑布」。這個地區又稱做「娃娃谷」,因為傳說中樹蛙聚集溪谷鳴叫求偶時會發出哇哇叫聲,因而稱之「蛙蛙谷」,其後再演變為「娃娃谷」

 

往「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沿途風光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基隆河上游的平溪區,有不少「瀑布」是郊遊休閒的好去處,每年春節過後「平溪放天燈」也是最為人知的民俗活動。由於地利之便通常我會走「汐平公路」,這條道路平日人車稀少,可用最慢的車速(20km) 沿途欣賞明媚風光,走過一趟保證讓人心曠神怡忘卻煩惱

這幾日正逢「平溪天燈節」遊客甚多,讓樸實的小鎮顯得非常熱鬧有活力,看到眾多遊客施放天燈歡樂的模樣,一時興起也跟著放出生平第一盞天燈

 

汐平公路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西元1928年,日本人為了灌溉「大南蔗苗養成所」而建造「白冷圳」,也造就了今日新社地區的繁榮與進步。白冷圳是利用「倒虹吸管」的原理,將大甲溪水流引進「新社」台地,921曾遭地震損壞,修復後留下許多特殊的歷史建築物,成為觀光景點,巧奪天工的建設堪稱為台中後花園的「山中傳奇」。社區居民為了感恩,特將每年10月訂為「白冷圳文化節」並選擇一天夜晚為白冷圳做生日。

 

山中傳奇「白冷圳」

「新社市區」至「白冷圳」約20分鐘車程,沿途風光明媚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句話說:「沒看過豬走路,也應該吃過豬肉」。是在消遣「沒知識」

生長在都市的人可糗了,吃過「琵琶」、「桃子」、「水梨」卻沒看過「果樹」是啥個樣子的,可大有人在!這趟在「新社」真的是「長知識」了,特意拍照分享給一些和我一樣;沒看過豬走路的「台北聳」

 

從「別墅」內,往外拍農舍大門

「別墅」門口堆滿春耕肥料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社」位於台中中部是群山環繞的平頂台地,之前因「種苗改良繁殖場」種植的花卉,在開花期間相當繽紛亮麗有如花海,無意中成為賞花景點,後來又因舉辦「新社花海節」更使得「新社」聲名大噪,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賞花

今年尚未知「花海節」是否繼續舉辦,不過親友已傳來櫻花盛開的消息,熱情邀約上山賞花,心動不如行動。基隆走國道14號,豐原出口,休~「一下子」就抵達「櫻花大道」了

 

 「新社」櫻花

「新社」櫻花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是「坑」嘛,其實是在北投山坡上的一處地名,交通還算方便,視野遼闊可看見台北101。「貴子坑鄉村俱樂部」採用會員制,入會條件;預繳五千元會費,可全額抵消費,俱樂部有高爾夫球練習場、溫泉湯屋、游泳池、餐廳等設施。是台北近郊泡湯休憩的好去處。前些天應黃兄邀約前往泡湯用餐,湯屋及餐廳感覺都非常舒適,CP值也很ok,在此也謝謝黃兄夫婦的招待

貴子坑鄉村俱樂部大門

大門右側階梯往湯屋

階梯旁八卦造型的噴水池

湯屋接待處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平島位於基隆的東北方,因長期受海蝕及風蝕影響,形成了許多奇特的地質景觀,原本和「基隆嶼」一樣屬於軍事管制區,在1989年開放為風景區,因海岸景觀與生態均保存完整,成為特殊的天然地質教室與休憩旅遊的景點。

之前基隆市政府重新規劃整理,為了凸顯和平島多元的文化歷史背景,乃以西班牙人佔領基隆時所建造的「聖薩爾瓦多城」為依據重建旅客服務中心。

和平島於17世紀漢人入墾時稱做「社寮島」,日據時代行政區為「社寮町」,戰後才改名為「和平島」。由於四面環海,海岸長期受海水衝擊,浪花翻滾銀白相間、自古就有「社寮銀瀾」之名。日治時期曾選出「基隆八景」,其中和平島的「社寮曉日」即為其中一景。民國63年基隆民眾日報也甄選出基隆八景,和平島的「千敷疊翠」仍然名列其中。

以前去「和平島公園」並不需收費,現在則是全票60元、優惠票40元,雖然心中有點不爽,不過看在能為基隆增添一些「外匯」收入(有很多陸客團),加上園區景觀確實很美的份上就不和他計較了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汐止「樟樹灣」原先是一處偏僻荒蕪的地方,後來建商陸續收購「金龍湖」沿岸土地,並蓋成高級別墅住宅,使得這區塊成為台北近郊新興出名的「別墅山莊」,房地價值也應聲而漲不可同日而言。

當地「湖前里」的里長蔡聰明當然也嗅出這股商機,乃成立「松原建設公司」集合家族自有的土地「自建自售」。由於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他利用這些資源成立「基金會」來推動社區文化活動,逐步完成自己的夢想王國

汐止「夢想社區」經常性的舉辦各項活動,並邀請國外藝術家參與,讓社區在很短的時間內提昇了極受好評的知名度。而這次的活動是「巴西文化節」

汐止湖前街「夢想社區」薑餅屋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北市「萬里」海岸沿線的景色很美,除了原有出名的「野柳」之外,還有這幾年整理得相當不錯的「龜吼漁港」、「外木山」以及許多「觀海步道」,因此吸引了不少路過遊客駐足參觀。

由於地利之便,我算是這條路線的「常客」,沒事跑去「現海風」看看海景,心情都覺得十分舒暢。昨天再去,回程時因為塞車,到了「北基加油站」前停紅燈,一時興起,方向盤右打往山區方向

 

「磺潭社區」位於基金路加投路段北基加油站右側進入約10分鐘車程

社區活動中心旁「長得很矮」的大榕樹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サヨンの鐘」一首動聽的歌曲,驅使我去尋找這段故事

莎韻サヨン(泰雅語:Sayun Hayun )是一位泰雅族少女。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由於兵源不足,開始徵召海外各地的日本青年參戰,一名在台灣南澳從事教職的「田北正記」奉派前往中國戰場,因為當時南澳交通不便,乃由有師生情誼的17歲泰雅族少女サヨン協助搬運行李,未料兩人行經山區途中遇到颱風,在過渡武塔南溪時又逢溪水暴漲,田北雖然順利離開,サヨン卻不慎失足落水,之後雖然發現行李,可是已無少女的行蹤

日本政府意圖將這事件轉為台灣番社「皇民化」的績效,更將其炫染成了少女「忠貞愛國」為國捐軀的行為,並頒贈一座刻有「愛國乙女サヨンの鐘(愛國少女莎韻之鐘)字樣的銅鐘,另以立碑、話劇、演唱、畫像、電影等廣為宣傳

故事真相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目前在南澳武塔有座「莎韻紀念公園」,園內紀念碑記載;少女莎韻為送老師出征。我選擇相信這段「師生情誼」的淒美故事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見台灣-頭城老街

「頭城」在清朝時期曾為「蘭陽平原」開發過程中的第一個商業重鎮。位於頭城火車站前方的「和平街」古時稱做「頭圍街」,就是現今的「頭城老街」,為最早發展的精華區域,曾經是宜蘭地區的經濟中心。搭火車前往參觀老街非常方便,相關資料可查詢「宜蘭縣政府旅遊局」或網上的介紹,在此就不多贅述。

這篇以「看見台灣」為題,是逛完老街後「看見」政府的執行效率以及人民的短視而有所感慨。老街有其歷史淵源也留下諸多故事和跡證,既然政府認為值得保存,卻無法有效整合,造成「景點」的建物新舊雜陳未能統籌管理,甚至還有老舊房舍荒蕪棄置夾雜其中。探究原因應該是和許多老街一樣,礙於「產權」問題所致。站在原住戶的立場而言,你政府要整建「老街」,配不配合有我自主的權利,目前有些老街已經立法規定,翻修時不能任意改變外觀,但總是無法達到整體規劃及預期的效果,致使景觀價值大打折扣

從這些事例就可「看見」政府的消極做為,以個人的立場我尊重住戶「保留祖產」的權利和居住的自由,當然我也能體諒政府「徵收私地」的困難,然而要整合區區一條「老街」都無能為力?實在是不敢苟同,如是,高鐵、捷運等其他工程要如何完成?或許政府認為保留「文化資產」不很重要?因此不願費力協商?或許只是為了執政時做「績效」有做就好,應付了事?看了實在是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走國道一,經過汐止與五堵段之間會看到一支類似「麥克風」的圓筒鋼架,一直搞不清楚那是蝦米東西?既然有「不明物體」出現在「轄區」附近,當然要去關切一下,呵!原來是座新蓋的橋,是專供「腳踏車及行人」的景觀橋!

XXX!在這鳥不生蛋的地方蓋條「人行橋」幹什麼?是不是政府錢太多了沒處花?看了有點生氣,後來想想,與其這些錢被貪官污了,還不如拿來做點「無路用」的建設比較值得,何況這也提供了百姓休閒、運動的處所,就不和他計較了

「星光橋」橫跨基隆河,全長270公尺,塔柱高75米,傾斜設計,由21條不對稱鋼索支撐,配置 LED點狀光源,加上S型橋面,相當獨特,頗具巧思。夜間亮燈時顯得十分耀眼,上橋漫步,涼風徐徐,感覺還算不錯。看在造福庶民百姓的份上,還是給它按了個「贊」。星光橋可從五堵火車站後方左行上橋,另一端是接「長江路」除非路熟,否則就免從這邊上了

星光橋 (長江路河濱步道)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據時代「平松」家族在新店溪旁(現在的同安街與水源路口)經營一家「料理屋」店名叫做「紀州庵」。紀州是日本江戶時代的地名「紀州藩」,在現今大阪南方的和歌山一帶,「庵」意指茅草頂的房子。

當時新店溪畔飲宴風氣逐漸形成,「紀州庵」更以美景美食成為聞名遐邇的河畔料理屋。之後因太平洋戰爭而停業,做為安置傷患處所,1945年戰爭結束又成為日本人暫時居所。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接收改為省府員工宿舍19961998曾經兩次火災只剩屋頂,2004年評定為「市定古蹟」,2013年一月開始整修,2014五月開放

今日前往參觀,已不見當年「料理屋」賓客滿座、杯幌交錯的榮景,也聽不到傷患苦痛的呻吟,才剛過不久的一段「歷史」,不免讓人感慨國家的榮辱與興衰,確實攸關人民的福祉,有幸生長在這段承平的時光裡,真的希望台灣百姓能夠惜福,所謂「天作孽有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千萬別再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了

 

老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